AI Agent 爆发给上下游产业带来了哪些机会?
近日,《十字路口》栏目迎来小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杜知恒(William)做客。在这场“智能体元年”的对话中,杜知恒回顾了自己从对冲基金经理到基础设施创业者的跨界历程,深度剖析了小宿科技如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实现ARR超过2500万美元、PNL实现盈亏平衡的成绩。身处 AI Agent 元年第一天的早晨6:05,杜知恒如何从金融界转身,凭借Agent Infra产品矩阵迅速跻身行业头部?以下,为您梳理这段创业故事,希望能对Agent和AI Infra行业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小宇宙收听播客:
从对冲基金到AI基建:双轮驱动的职业选择
35岁的杜知恒(William)拥有令人意外的跨界履历:清华航天航空与经济学双学位背景,曾任红杉中国二级市场基金创始成员、家族办公室CIO。2023年第三季度,他毅然投身创业大潮,加入小宿科技全职创业。
“投资与创业本质相通,都是对未来下注。”杜知恒如此解释转型逻辑。在观察中国互联网十年起伏后,他预判AI Agent将重构信息交互生态。当时小宿的AI业务尚处探索期,但其团队在分布式计算领域的积累(兄弟公司为全球第二大CDN服务商)与商业落地能力,让他看到基础设施赛道的爆发潜力。
掘金Agent时代的“铲子生意”
小宿科技的产品体系直击Agent行业痛点:一是小宿智能搜索,专为机器交互设计的搜索API;二是 SkyRouter.ai 模型聚合平台,降低模型管理调度的成本和门槛
“当用户通过Agent规划旅行时,传统搜索引擎将沦为API工具。”杜知恒指出结构性变革——随着Agent普及,90%的信息获取入口将从C端转向B端。这引发两个关键变化:
搜索量级激增:单个Agent任务需拆解多轮搜索,调用次数呈十倍增长;
需求复杂化:传统网页搜索API无法满足多模态、多语言、合规性等新需求。
正是因此,伴随DeepSeek的爆发,今年2月微软突然切断部分中国厂商Bing API的访问,印证了小宿的前瞻布局。凭借自己强大的市场战略敏锐度,杜知恒提前通过并购成熟团队快速构建了企业自研的搜索模型,并在5月率先推出支持多语言、图文视频混合检索的智能搜索方案,精准地接住了Bing API退出的红利,目前已服务国内超半数头部AI厂商。
破解Agent时代的市场密码
相较于海内外竞争者,小宿科技构筑了两道鲜明的“护城河”:
1. 全球分布式基建网络:难以复制的先发优势
依托全球2800+分布式节点的深厚积累,小宿具备天然的全球覆盖与低延迟能力。
独特价值在于:这些节点提供传统网络加速,一站式解决Agent厂商的数据本地化合规(如GDPR)与全球用户低延迟响应两大核心痛点。这种与基础设施深度绑定的节点部署能力,是多数纯软件层玩家难以企及的。
2. SkyRouter.ai:不止于聚合的智能调度平台
在模型API聚合领域,SkyRouter.ai 的核心竞争力超越简单的“连接器”角色。其优势体现在三位一体:坚如磐石的稳定性;智能化的路由调度;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杜知恒强调,这两大能力——深度整合的全球物理设施网络与高度智能化的软件调度平台——构成了小宿在激烈竞争中的核心战略纵深,也是支撑其业务高速扩张的关键底气。
Agent 市场:黎明才至,DAU不到移动互联网 1%
尽管公司已在短短数月内实现250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杜知恒依然对当前Agent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这个行业“远未迎来正午时分”,仍处在一个“黎明刚刚破晓”的阶段。“即便是头部AI Agent应用,它们的日活用户(DAU)在整个数字生态中所占比重仍然微乎其微,”他告诉记者,“目前的DAU水平甚至不到移动互联网早期爆款应用的1%。但这也意味着,未来至少存在百倍以上的增长潜力。”
他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现有爆发场景的清晰观察。他总结出三个已经显现增长势头的核心场景:编程助手:实时调用搜索补全代码已成刚需;智能办公:昆仑天工等企业通过Agent自动生成PPT/文档;垂直信息流:如深言科技的“AI版今日头条”需实时抓取多语种资讯
“真正的挑战不是技术瓶颈,而是Agent产品尚未规模化验证PMF(产品市场匹配)。”杜知恒指出,当头部应用突破百万DAU时,基建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AI基建赛道:从算力战争到数据竞逐
谈及对未来三年的AI行业走势,杜知恒做出明确判断。他认为,从过去抢占GPU资源的“算力战争”,已经过渡到围绕“数据主权”的新一轮角力,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是Agent正在重构整个信息获取的入口。
微软近期在中国关闭Bing搜索API,强推Copilot与Azure的绑定策略,被杜知恒视为一个信号——巨头们正试图牢牢掌控Agent时代的底层入口和平台生态。而长期以来,Google在To B搜索API领域的缺位,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市场。伴随着AI Agent日益成为终端用户与信息交互的中介,他预判:未来全球范围内超过200亿次的日搜索请求中,有80%甚至90%将不再由人发起,而是由Agent完成。这也意味着,搜索API调用量有望出现十倍数量级的跃升。
在这一趋势下,基础设施的价值重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IaaS层的算力堆叠已逐渐失去决定性意义,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实时调度信息、灵活调用模型的智能平台。小宿正在构建的“智能搜索+模型路由”一体化架构,正是对这一变迁的回应:它既能为Agent提供结构化搜索结果,又可完成跨模型的智能调用和推理。
创始人感悟:战略选择与持续迭代
和多数AI创业者一样,杜知恒也在高速变化的行业节奏中摸索前行。但不同的是,他始终坚持“慢思考、快执行”的节奏。在他的自我总结中,创业的蜕变来自一套“双轮驱动哲学”:一半是兴趣推动的冒险精神,另一半则是对复杂系统的冷静建构。
在杜知恒看来,To B生意本质上是渐进式成功,没有一夜成名的奇迹。“从0到0.1的客户验证,比融资PPT重要百倍。”因此,小宿团队始终强调“以周为单位迭代产品、以季度重构知识图谱”,用工程节奏匹配行业演化节奏。这种以变应变的能力,也成为他们在AI基础设施赛道站稳脚跟的关键。
尽管外界普遍焦虑于AI创业的“内卷”和“竞速”,杜知恒却显得格外从容。他曾是一名对冲基金操盘手,常年紧盯全球市场波动,如今却能睡满七小时。“因为我们知道,Agent生态的繁荣需要时间,与其焦虑,不如低头砌砖。”在他看来,当客户的日活用户从十万迈向百万,基础设施的价值就将呈指数级释放,而小宿的角色,正是在这背后稳稳构建起“智能世界的底座”。
回顾过去几年AI技术浪潮的起伏,不乏热闹的概念炒作与草莽式创业者的退场。而像小宿科技这样既能抢占底层基础设施先机,又在行业节奏更替中迅速完成战略升级的创业公司,实属少见。
如果未来Agent真如预期替代80%以上的搜索、任务和交互流量,那些在寒潮中坚持打磨技术、完成基础建设的公司,将成为下一个百亿美金的新巨头。而小宿科技,或许正是那个值得被长期看好的名字。
关于小宿科技
小宿科技是全球领先的AI Agent基础设施服务商,依托安全可靠、高效敏捷的技术架构,一站式提供Agent所需的实时搜索、模型聚合与算力服务。
旗下小宿智能搜索是专为Agent设计的多语言、多能力、一站式智能搜索服务平台,搜索API月调用量数亿次。Skyrouter.ai平台已对接全球100多家主流模型,并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业务资源。目前,小宿科技已服务国内超过一半的头部AI原生应用,成功助力全球近千家企业实现AI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