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徐龙云、李萍)为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更好人才环境,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展示、分享和合作平台,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文化,促进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探讨前沿科技与心理学的融合发展,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云南行”等柔性引才工作,由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联合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香港一心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的“彩云英才荟—智汇教育·共创未来”高层次人才服务和交流活动日前在昆明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有关负责人专程从上海赴云南参加活动。
教研共同体成立,助力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发布成立“教研共同体”。由云南从事教育工作的校友组成,致力于打造一个教育教学与学术交流的高水平平台。华东师范大学07级政治学系校友、昆昆明第八中学教研室主任普锦旺老师详细介绍了教研共同体的工作构想:
聚焦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学术写作与教育叙事;由省级、州市级名师牵头,吸纳有志于教育研究的教师加入,每年开展两次主题研修活动,包括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和开放式研讨;成员每年需完成一次体现个人教育教学主张的主题分享,每半年总结发展成果。
学术上,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资源,每年组织学术训练营,推动成员撰写3篇学术论文及省级以上课题申报书。
该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云南教育领域校友之间的深度合作,将为云南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AI与心理学的未来:胡谊教授分享前沿洞察
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著名教授胡谊作主旨分享。胡谊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人机交互及群体智能研究。他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心理伙伴特点及未来发展”为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心理辅导、教育干预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结合社会学习、专长发展等理论,展望了AI心理伙伴的未来发展方向。
胡谊教授的分享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为现场校友及教育从业者提供了创新思路,引发热烈讨论。
圆桌对话:校友共话成长与创新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友结合自身经历,围绕教育创新、职业发展及校友合作展开交流。大家分享了在云南的工作成果与行业洞察,并呼吁更多优秀校友加强联动,共同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07级政治学系、昆八中教研室主任普锦旺老师,07级物理学系、昆一中物理教师徐转琼老师,08级历史学系、昆十二中德育主任周浩老师,17级中文系、昆八中语文教师沈曦老师分享了他们带着母校给予的知识、品德与才干,回到了祖国的西南边疆,助力家乡教育发展的动人故事。
“华东师范大学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那年夏天,我接到了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学导的电话。他细致地给我介绍着大学入学准备的点点滴滴,让我非常感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校对每一个学子的温暖与关怀,这就是爱在华师大。”普锦旺老师说。
“华东师范大学给你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给我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要用心、用情做一名好老师的人生理想。母校丰富的书籍、优秀的老师、浓郁学习氛围深深影响了我。十多年来,我始终追求做一名研究性、学术型、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徐转琼老师说。
“你如何在工作中践行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在我看来,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内涵就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以创造的勇气推动进步,以师者的胸怀影响他人。作为一名刚刚带完一轮高中的年轻教师,我在备课过程中严谨认真,兢兢业业;在教学方法中勇于创新,博采众长,同时不忘对学生品行道德的引导,使他们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沈曦老师说。
“华东师范大学学子应该如何助力云南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大有可为!我曾参加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在和乡村孩子朝夕相处的两年日子里,我发现每个乡村孩子都是有天赋的,每个乡村孩子的未来都应该是美好的。他们的梦想应该被看见,他们的成长应该得到认可和激励。希望更多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子参与到乡村教育帮扶中来,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建设一所当地人民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周浩老师说。
“你对华东师范大学云南校友有什么期望与祝福?”“希望能举办更多高质量活动,汇聚省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智慧与力量,服务云南。”“希望能将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在云南发扬光大,助力云南社会与经济建设。”“希望能继续做好校友薪火相传计划,帮助年轻校友尽快融入云南、报效家乡。”参加圆桌对话的老师们纷纷建言献策。
本次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和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开展的人才交流活动,吸引了更多华东师范大学莘莘学子学成归来,报效家乡,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和优秀人才来到云南这片热土施展才华、实现价值,为云南的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华东师范大学84级数学系校友、云南天森集团董事长杨润天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协助母校,帮扶寻甸县搞好乡村振兴,为母校的发展、云南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凝聚校友力量,让“华师精神”在云南红土地上生生不息。
本次“彩云英才荟”交流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教研共同体的成立和前沿学术分享,展现了华东师范大学校友的凝聚力与创新力。未来,华东师大云南校友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更多优质资源落地云南,助力地方教育与科技发展(徐龙云、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