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 资讯

药材这样处理,加进去做出的馒头好吃又有用

日期: 2025-02-05

      在日常饮食中,馒头是备受大众喜爱的主食,它口感松软,饱腹感强,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能量,无论是搭配炒菜,还是直接食用,都十分美味。

      如今,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食物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饱腹,更追求养生保健功效,传统中医理念与日常饮食相结合成了热门趋势。你是否想过,馒头除了是普通主食,还能成为守护健康的“秘密武器”?

(药膳馒头:苇茎汤馒头)

 

      生活中,呼吸道健康问题常困扰大家。看似平常的感冒,却可能引发咳嗽、咳痰不止,久久不愈,严重时甚至诱发肺炎、肺结节等疾病。一场感冒有时要一两个月才好,给患者身心带来折磨。其实,中医早有针对呼吸道问题的良方,苇茎汤便是其中之一。

      苇茎汤源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由芦根、薏苡仁、冬瓜仁、桃仁这四味药食同源的药材精妙配伍而成。从中医理论来讲,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是五脏六腑的屏障。外邪侵袭或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导致肺部气机不畅,痰热内生,引发各种肺部疾病。苇茎汤中,芦根性寒、味甘,归肺、胃经,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可有效清除肺部热邪,为君药;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协助芦根清热排脓,为臣药;冬瓜仁性微寒、味甘,归肺、大肠经,可清热化痰、排脓,增强清热排脓之力,为佐药;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既能助消散肺部瘀血,又能防止诸药寒凉太过,为使药。四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精准作用于肺部的痰热壅滞、咳嗽痰多等症状。 

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想要解决疾病,自然也需要长期调养。用药不在剂量大小,贵在坚持。传统中药汤剂虽有疗效,但长期服用操作繁琐,味道也不佳,很多人难以坚持。馒头受众广泛、老少皆宜,适合日常三餐。把苇茎汤中的药食同源成分融入馒头制成药膳馒头,既能解决中药汤剂服用不便的问题,又能让人们在享受美食时,每天摄入苇茎汤的有效成分,实现长期、稳定的调养,让身体不知不觉得到改善。 

      那么,如何将苇茎汤成分巧妙融入馒头,并确保药膳效果充分发挥呢?知医邦的中药膨化技术给出了答案。先将苇茎汤中的芦根、薏苡仁、冬瓜仁、桃仁与谷物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制成预包装食品——泡泡米。膨化后的薏苡仁等中药材,形态和内在结构改变,有效成分释放更充分,成品更易消化吸收。

 

(薏苡仁膨化前后对比:上为膨化前,下为膨化后)

 

      接着将这些中药膨化泡泡米打粉,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制作馒头的面粉中。制作时,要严格控制药材添加量,既能达到保健效果,又不会因过量产生不良反应。这样制作出来的馒头,不仅保留了苇茎汤的药效,还巧妙地减轻了药味,口感更符合大众饮食习惯,更易被接受。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养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传统中医方剂与现代饮食结合,既传承了中医文化,又便利大众健康。苇茎汤融入馒头,解决了中药服用不便的问题,让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就能调理身体。这种创新为药食同源应用开拓新思路,也为中医药膳发展提供参考。随着推广,相信会有更多人受益,助力健康生活方式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