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下简称深圳人行)召开2023年深圳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3年深圳信贷总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深圳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21万亿,同比增长8.3%。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和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升上也创下多个记录,提升了深圳金融质效。
存贷款规模保持增长,企业贷款利率下降
2023年深圳存贷款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截至12月末,深圳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是增量的主体,占各项贷款增量的85%。深圳企(事)业单位本外币贷款余额5.7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3.2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34万亿元,同比增长8.1%。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实现提质增效。深圳人行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倾斜。截至2023年12月末,深圳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0.7%、22.4%,比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32.4个、14.1个百分点。
2023年深圳企业的贷款利率明显下降。深圳人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持续释放利率市场化改革效能,稳定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2月深圳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利率降幅高于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降幅,企业贷款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
聚焦深圳高质量发展,着笔金融“五篇大文章”
深圳人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深圳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在创新中实现突破。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上,首创了“腾飞贷”业务模式。截至11月末,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2.9%、26.1%,分别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4.5个和17.7个百分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深圳有6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票据规模同比增长74.9%。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2条”,这一年深圳市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1%。
2023年,深圳绿色贷款增势强劲。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上,深圳人行借助政策激励、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支持建设山海连城、绿美深圳。截至2023年末,深圳辖内银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碳减排贷款136.7亿元,预计带动年度碳减排量314.0万吨。深圳绿色贷款余额、增速较2019年均增长近2倍,为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建设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提供动力。
2023年,深圳普惠小微贷款创下多个历史记录。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上,深圳人行多项举措取得成效。如发挥地方征信平台作用,推出“小微通”“个体通”等特色产品;联动全市各金融管理部门、各区政府资源,组织百余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为民”暖心工程。这一年,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2.4%;授信户数突破157万户。12月深圳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2023年,深圳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屡屡出新。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上,深圳人行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完善适老化服务,例如在线下网点设立助老绿色通道,线上服务推出“长辈模式”等;聚焦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开展宣传教育;在民生服务上,指导金融机构为老年人制发集身份识别、敬老优待、政策性津贴发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颐年卡累计超102万张。发挥深圳作为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之一试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势,推动全市23家银行累计为超过291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2023年,深圳数字人民币应用、金融数字化工程取得突破进展。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上,深圳人行发挥地方征信平台优势,促成企业获得融资3506亿元。深圳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实现从“尝鲜”到“常用”、从“支付”到“智付”、从“产品”到“产业”的三大转变。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数字人民币钱包累计开立3733.93万个,较年初增长36.2%,累计流通金额840.34亿元,较年初增长123.0%。金融科技“一试点、一工程、一工具”落地见效,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出新提供良好发展氛围。
多项创新举措加持,构筑跨境金融高地
2023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其中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28.3%,首次突破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连续四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多个指标都表明,2023年深圳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深圳人行依托“前海”和“河套”两大战略平台,推动跨境金融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形成一批“深圳经验”和“全国案例”,“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实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进一步推动深圳成为跨境金融对外开放高地。其中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深圳获外汇局总局批准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此次试点政策共8项,其中,经常项目政策措施5项,包括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支持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特殊退汇免登记、优化服务贸易代垫或分摊业务管理等;资本项目政策措施3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以及外债、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等。目前,业务实施细则正在履行规范性文件发文程序。
二是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成效显著。为稳定外贸形势,优化跨境结算服务等方面,深圳人行等5部门于7月联合出台《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在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上,再贴现资金支持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企业票据贴现金额71.7亿元。在优化跨境结算服务上,累计发展优质企业971家,办理跨境收支1694亿美元,全国排名第4;深圳8家银行获批凭交易电子信息服务跨境电商外汇结算,居全国首位,服务客户超1.1万家;“银行+外综服”创新模式服务企业11.5万家,收款328亿美元,帮助超3万家企业便利退税和贸易融资。
三是“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中“有序探索深港私募通机制”取得新进展。前海3家港资QFLP管理企业首批开展QFLP总量管理试点,总量合计9亿美元。深圳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金融支持前海30条”涉人民银行、外汇局职责的创新政策已基本全面落地。
深圳人行有关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等媒体表示:“下一步,深圳人行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深入各区开展专项行动,加快推广运用“腾飞贷”,引导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深圳样板’。”
采写:南都·湾财社智库研究员 苏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