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践行国家战略
G-Branch,引领胸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的巅峰革命
深圳2025年11月18日 美通社 -- 近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郭伟教授与先健联合研发的G-Branch胸腹主混合多分支支架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重磅上市。这款被誉为行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之重器”的问世,标志着我们穿越了主动脉微创治疗的“无人区”,攻克了胸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这一世界难题,奠定了先健在复杂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这是在“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双重战略的坚实支撑下,我国高端医疗装备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核心关键医疗技术自主可控的象征。
这不仅是一款器械,更是中国在主动脉微创治疗领域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国在该领域真正实现从“跟跑者”跃升为“标准制定者”和“创新领跑者”。
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血管外科年度盛会CEC 2025大会开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郭伟教授隆重宣布这一喜讯。他强调,一项创新,不只是救治一个病人,它改变的是整个治疗体系。这款由中国医生联合中国企业发明“智”造的首创性器械,攻克了半个世纪以来困扰医学界的复杂胸腹主动脉瘤治疗难题,意味着中国创新有能力去解决世界上最复杂的临床挑战,充分彰显中国医疗创新屹立于世界医学之巅的行业影响力,推动了我国主动脉行业里程碑式的发展跨越。
这是一次从临床突破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跃升,是中国医疗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注脚,也是高端医疗装备迈向世界领先的关键一步。
世界难题
巨大痛点
对患者是巨创高危、对医生是极限挑战、对医院是深度重负
TAAA瘤体破裂死亡率高达95%【1】
开放手术创伤天花板,胸腹联合切口近1米
开放手术时长达12小时及以上
开放手术全身缝合数百针
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1】
我国主动脉瘤人数将超过100万人
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局部或弥漫性的病理性扩张,累及主动脉壁全层,直径超过正常主动脉直径的1.5倍及以上,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公开数据推算,到2030年我国主动脉瘤人数将超过100万人,且总体发病率和疾病检出率随老龄化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而逐年上升。
其中,胸腹主动脉瘤(TAAA)由于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是主动脉瘤中最复杂、外科手术创伤级别最高的病变类型之一TAAA 一旦破裂,患者死亡率高达95%。
传统开放手术需胸腹联合切口,创伤巨大,风险极高,手术平均耗时长、恢复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它是主动脉手术的极限挑战,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主动脉治疗水平的天花板。
从巨创到微创
从浴血鏖战 到 从容不迫
从高危极境 到 精准可控
从愈路漫长 到 即刻新生
先健G-Branch成为这场世界级医学挑战的终极破局者
中国解法
G-Branch胸腹主混合多分支支架系统于2021年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是全球首个混合多分支,专为TAAA设计的,开创性实现内脏区分支全腔内重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G-Branch采用全球首创“双内嵌+双外翻”混合分支设计,支架主体上段和下段直径不同,4分支几乎位于同一水平,与人体内脏分支血管起始位置保持一致,同时可在完全腔内技术下进行分支血管重建,并维持术中各脏器持续血供。
先健G-Branch的研发来源于中国医生在大量胸腹主动脉病例中的临床经验,以及对 TAAA 解剖特点和血流动力学的系统研究,更契合胸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的治疗需求。基于这一创新设计,先健G-Branch在临床应用中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并发症与再手术风险。
中国循证 世界认可
优异临床数据彰显卓越性能
为了充分验证 G-Branch的临床获益,我们陆续开展了三项临床研究,共纳入166例患者,全面评估G-Branch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和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中GUARANTEE-1为前瞻、多中心、单组目标值注册临床研究,GUARANTEE-2研究和GUARD为单中心科研临床研究。目前,G-Branch全球临床研究正在有序高效推进。
令人瞩目的是,GUARANTEE-1研究的一年期临床随访结果于今年8月正式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全球外科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SCI 核心期刊,位列Q1分区,影响因子高达10.1。该研究结果的发表,刷新了全球胸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的临床标准,更凸显了中国在主动脉微创治疗领域迈向世界前沿的实力与格局。
GUARANTEE-1研究(NCT05054985)
前瞻、多中心、单组目标值临床研究
由郭伟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PI),旨在评估G-Branch治疗胸腹主动脉瘤(TAA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共纳入14个中心73例患者
研究结果:
GUARANTEE-2研究(NCT06478576)
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
共纳入71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31例受试者完成12个月CTA随访
阶段性结果:
GUARD研究(NCT05803564)
前瞻性、单中心FIM研究
共纳入22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评估G-Branch用于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性
三项研究共同验证:先健G-Branch已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上领先全球。
围手术期零死亡,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重新定义手术期安全边界。
耀 • 华夏之光
G-Branch 荣膺行业至高荣誉
G-Branch凭借革命性技术创新与前所未有的临床价值,荣获Frank J. Veith国际协会“血管与腔内血管治疗创新奖”一等奖,成为这一极具行业影响力的国际奖项当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创新产品,以实力获得全球瞩目。
同时,G-Branch荣获多个国内重磅奖项包括 军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以卓越创新深刻践行“科技强国”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医疗创新力量在全球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全面崛起的代表。
领 • 世界之潮
G-Branch国际临床应用表现出色
目前,G-Branch已在德国、意大利、瑞士、希腊、克罗地亚、拉美地区等多个主流国家成功临床植入200余例,其卓越性能和创新高度受到了国际临床专家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关注这一中国原创技术正在为全球胸腹主动脉疾病提供最前沿、更高效,兼具卓越安全性与长期疗效的治疗选择。
聚焦主动脉全域创新,夯实长期领先战略格局
继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的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烟囱技术和开窗技术创新产品矩阵,以及正在注册临床中的CS弓部三分支覆膜支架重建系统和主动脉弓单分支覆膜支架系统,随着G-Branch的获批上市,先健已率先构建全球范围内最完整的主动脉微创治疗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腔内重建弓部分支、内脏区分支及髂内动脉三大关键技术矩阵,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创新到整体疾病解决方案的系统性突破,为先健在全球主动脉领域的持续引领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先健弓部分支重建烟囱技术创新产品矩阵
先健弓部分支重建原位开窗技术创新产品矩阵
先健弓部分支重建分支支架技术创新产品矩阵
先健内脏分支重建创新产品矩阵
先健髂内动脉重建创新产品矩阵
面对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挑战,先健建立起一座可以从容应对全主动脉微创治疗的“智慧平台”,为医生带来了全面完整的系统性临床解决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更精准、高效、可及的微创治疗,为全球血管诊疗在技术巅峰上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它也为先健构筑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与全球竞争优势,成为驱动先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将进一步夯实先健于全球行业的领导地位,带来无法撼动的长期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力。
中国创新,全球共享
科技强国,世界共荣
未来
先健将打造更多行业“国之重器”级创新产品,
肩负时代使命,守护万千民安,医泽全球患者,
坚定不移的践行“科技强国”发展战略,
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自主原研创新智慧,
为实现人类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贡献无限的中国创新力量。
【1】 参考文献:Sultan S, Concannon J, Veerasingam D, et al. Endovascular versus conventional open surgical repair for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2 Apr 1;4(4):CD012926. |
关于先健科技:
先健科技公司(股份代号:1302.HK)是领先的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企业,于1999年成立于中国深圳,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健科技专注于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全球化发展,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并持续实现技术突破。公司在研、在售产品涵盖结构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起搏电生理、神经介入等领域,并拥有全球首创的铁基生物可吸收材料平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实现高质量全球专利布局2,464项,累计16款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秉承“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主要在售产品的市场份额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7个境外子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近120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少有的业务具高度国际化的三类介入医疗器械企业。